提升能力、创新技术!长七A火箭“进化论”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23-11-04 08:57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23-11-04 08:57

  发布时间:2024-10-27 12:41:04   作者:玩站小弟   我要评论
10月,受台风天气影响,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几乎天天都在下雨,最严重时厂房门口的积水达到几十厘米,人趟过去鞋子里外都湿透了。进入11月,雨过天晴,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如期起飞。时隔大半年,长七A火箭完成了 。
10月 ,进化论受台风天气影响,提升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几乎天天都在下雨,创新长最严重时厂房门口的技术集团集团积水达到几十厘米,人趟过去鞋子里外都湿透了。火箭航天航天进入11月 ,中国中国雨过天晴 ,科技科技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如期起飞。进化论时隔大半年 ,提升长七A火箭完成了20余项技术状态改进,创新长可靠性更高 、技术集团集团运载能力更强 ,火箭航天航天完成了这次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国中国亮相 。试一试,科技科技准备充分再创新“本发任务中,进化论火箭完成了20余项技术状态改进,其中10余项为型号首飞首用 。”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长七A火箭总体技术负责人魏远明介绍。按照中国航天“万无一失”的研制思路,每次火箭燃料加注都留有余量 ,确保任何条件、任何情况,火箭都有充足的燃料抵达目的地,长七A火箭首次搭载试验的发动机智能关机功能 ,就是利用“余量”做文章 。运载火箭末级发动机关机时 ,星箭联合体已经进入太空 ,此时贮箱内剩余的燃料越少,意味着火箭的运输效率越高。智能关机功能通过精确采集储箱燃料液位 ,分析燃料剩余量 ,在线评估火箭能否达到更高的轨道,从而充分释放火箭运载能力 。“目的是帮卫星节省燃料,提高卫星在轨寿命 。”长七A火箭控制系统主管设计师刘星栋解释,在传统模式下 ,火箭抵达预定轨道后  ,星箭分离,卫星消耗自身携带的燃料进行变轨;采用发动机智能关机功能后,火箭实时预估燃料耗尽的时间,尽可能地把卫星送得再高一点、再远一点。如果说发动机智能关机功能是为火箭增长“智慧” ,那么更换轻质化电缆则是给长七A火箭“减肥”。“仅轻质化电缆一项,就为火箭减重30多公斤。”刘星栋说 ,火箭减重意味着运力提升  ,对于火箭研制而言 ,新技术新状态固然有显著优势,同时也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。火箭电缆就像血管 ,下至箭体最底端的地面 ,上至整流罩中的卫星,从头到尾贯穿箭体,全箭电缆总长度至少是火箭高度的2倍 。在更换电缆前 ,火箭研制队伍进行了充分论证 ,并在操作上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。火箭抵达发射场后,遇到了连续的大暴雨天气,测试厂房内湿度高  ,可能会对电缆连接处的绝缘电阻值产生影响。为此 ,刘星栋和团队成员抢抓时间 ,加强雨季防护措施 ,并对全箭电缆连接部位逐一排查 ,确保火箭顺利发射  。“做好充分的准备 ,我们才有充足的信心 。”刘星栋说  。比一比 ,良性竞争激发活力“在试验队举办的流程精细化建设专题竞赛中,我们团队拿了最佳组织奖 。”长七A火箭试验队四中队队长刘洋很骄傲 ,他所在的团队负责火箭总装工作 ,每颗螺丝、每根管线的操作都要记录、存档、确认 ,经过多发任务的经验积累 ,总装团队已经建立起较为成熟的精细化流程与数字系统 。近年来 ,航天科技集团多次提出推动生产现场精细化管理  ,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数字航天工业新体系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当一线研制人员面对精细化管理要求 ,如何“落实”就成了重中之重。由型号两总牵头,长七A火箭试验队进入发射场后,开展了流程精细化建设专题竞赛,根据各队伍  、各岗位实际情况,从流程精细化全面性、质量、及时性等方面打分,两总带领的专家组现场听答辩  、作指导 ,评选出优秀队伍与个人。“之前  ,总装队伍的确认文件打印出来是厚厚的一摞,有上千页;如今 ,家里和发射场能实时看到工作进度,前辈 、师父们的经验都固化为流程 ,实现了‘数字传承’。”刘洋坦言 ,总装队伍根据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特性和中国航天高密度发射态势,按照集团要求发展数字航天,经过几年的任务积累 ,大家逐渐熟悉了新系统、建立起新的工作习惯。“真抓实干  ,鼓励大家静下心来梳理工作 ,完善新系统 、养成好习惯。”魏远明认为 ,从“纸上管理”到“数字化管理” ,精细化流程管理关键在实践,这也正是试验队开展专题竞赛的初衷 。跑起来 ,让火箭更成熟、更强健人有老幼、高矮、胖瘦 ,火箭也一样。从2020年3月16日首飞至今 ,长七A运载火箭一共执行了6次发射任务,与年发射数量超过十次的传统运载火箭相比 ,长七A火箭还是一名初出茅庐的“新人” 。“判断火箭型号是否成熟  ,并没有明确的标准,但统一型号 、开始批产无疑是重要信号 。”魏远明说 ,本发火箭开展了20余项技术状态改进 ,变化很大,归根结底是为了让火箭更成熟 、更强健 。一方面,面对集团公司提出的技术发展方向,长七A研制团队抓住发射机会及时改进;另一方面,面临后续任务提出的新需求,研制团队控制节奏 ,尽量优化完善;同时队伍研制过程中发现的短板,也在不断调整、提高生产效率 。“在看不见的地方,我们下了很多功夫。”魏远明说 ,针对火箭吊装测试环节 ,团队通过给附件打孔减重 ,使原本需要2人抬动的附件 ,如今1名工人就能搬走;比如,团队在火箭三级的氢氧发动机贮箱之间增加共底微压传感器 ,把原本的地面测量 ,转变为实时接收箭上数据 ,化解了地面撤收压力 。正是一点一滴地改变 ,塑造着越来越好的长七A火箭。魏远明说:“在高密度发射形势下 ,未来长七A火箭将承担更多发射任务,走向完善成熟的步伐也将迈得更大、更快。”文/胡蓝月摄/高文豪 陶秋帆编辑/赵聪 刘畅校对/高一鸣监制/黄希举报/反馈
  • Tag:

相关文章

最新评论